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写词表 | 第10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天然植物抗菌液 | 第14-16页 |
1.1.1 红花 | 第14页 |
1.1.2 紫草 | 第14-15页 |
1.1.3 艾纳香 | 第15页 |
1.1.4 刺天茄 | 第15-16页 |
1.2 DNA条形码条形码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2.1 DNA条形码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2.2 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银屑病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3.1 HaCaT细胞与银屑病 | 第17-18页 |
1.3.2 细胞因子与银屑病 | 第18-19页 |
1.3.3 银屑病常见的动物模型 | 第19页 |
1.3.4 咪喹莫特诱发小鼠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4 皮肤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4.1 黑色素瘤发生的相关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4.2 黑色素瘤的治疗 | 第21-22页 |
1.5 中医药与皮肤疾病的治疗 | 第22-23页 |
1.5.1 中草药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1.5.2 中草药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6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3页 |
1.7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天然植物抗菌液中多种植物进行分子鉴定 | 第24-37页 |
2.1 前言 | 第24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2.1 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2.2.2 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2.3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3.1 提取四种中药材的基因组DNA | 第25-26页 |
2.3.2 ITS2序列的扩增以及基因序列测序 | 第26页 |
2.3.3 序列处理 | 第26-27页 |
2.3.4 序列分析以及进化树构建 | 第27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5页 |
2.4.1 序列处理以及上传NCBI数据库 | 第27-29页 |
2.4.2 样本植物的DNA条形码种内种间序列差异性研究 | 第29-33页 |
2.4.3 样本植物的DNA条形码与近缘物种的进化树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5 讨论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天然植物抗菌液对皮肤角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| 第37-49页 |
3.1 前言 | 第37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2.1 主要仪器 | 第37页 |
3.2.2 主要试剂 | 第37-38页 |
3.2.3 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3.2.4 主要试剂配置 | 第38-39页 |
3.3 实验内容 | 第39-43页 |
3.3.1 细胞培养 | 第39页 |
3.3.2 PAMs处理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3 qRT-PCR检测PAMs处理的HaCaT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 | 第40-42页 |
3.3.4 酶联免疫反应(ELISA)检测PAMs处理的HaCa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含量 | 第42页 |
3.3.5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-κB信号通路 | 第42-43页 |
3.3.6 统计学分析 | 第43页 |
3.4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7页 |
3.4.1 CCK-8检测PAMs对HaCaT细胞增殖的检测 | 第43页 |
3.4.2 PAMs对TNF-α/INF-γ诱导下HaCaT细胞中相关炎症基因的检测 | 第43-45页 |
3.4.3 PAMs对TNF-α/INF-γ诱导下HaCaT细胞的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检测 | 第45-46页 |
3.4.4 免疫荧光检测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| 第46-47页 |
3.5 讨论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天然植物抗菌液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的治疗作用 | 第49-62页 |
4.1 前言 | 第49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4.2.1 仪器 | 第49页 |
4.2.2 试剂 | 第49-50页 |
4.2.3 材料 | 第50页 |
4.3 实验内容 | 第50-53页 |
4.3.1 PAMs的溶血实验 | 第50页 |
4.3.2 小鼠银屑病痛模型的构建 | 第50-51页 |
4.3.3 各组小鼠皮损严重程度观察评分与脏器指数检测 | 第51-52页 |
4.3.4 取血及血清的制备 | 第52页 |
4.3.5 小鼠皮肤HE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 | 第52页 |
4.3.6 荧光定量检测皮肤组织基因表达 | 第52-53页 |
4.3.7 小鼠皮肤免疫荧光染色 | 第53页 |
4.3.8 统计学分析 | 第53页 |
4.4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9页 |
4.4.1 PAMs的溶血结果观察 | 第53-54页 |
4.4.2 PAMs对咪喹模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炎症模型的治疗作用 | 第54-59页 |
4.5 讨论 | 第59-62页 |
第5章 B16黑色瘤细胞在天然植物抗菌液处理下的基因差异分析 | 第62-70页 |
5.1 前言 | 第62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2页 |
5.2.1 主要仪器 | 第62页 |
5.2.2 主要试剂和材料 | 第62页 |
5.3 实验内容 | 第62-64页 |
5.3.1 测序样品制备 | 第62页 |
5.3.2 文库构建与测序数据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3.3 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63页 |
5.3.4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-PCR验证 | 第63-64页 |
5.4 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9页 |
5.4.1 RNA样本的纯度好完整新分析 | 第64页 |
5.4.2 测序数据的基因组覆盖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4.3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4.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4.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4.6 qRT-PCR基因验证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5 讨论 | 第69-70页 |
全文总结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