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现有脱硝技术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3 半焦还原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4 矿物质催化半焦还原脱硝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5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催化脱硝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9-21页 |
1.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| 第21-2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2 稀土尾矿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23-41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1.1 实验装置与样品 | 第23-25页 |
2.1.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| 第25页 |
2.2 半焦直接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25-29页 |
2.2.1 温度对半焦还原NO性能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2.2 O_2 含量对半焦还原NO性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3 稀土尾矿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29-34页 |
2.3.1 温度对稀土尾矿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.2 O_2 含量对稀土尾矿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3.3 稀土尾矿催化脱硝的N_2选择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 稀土尾矿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34-40页 |
2.4.1 温度对稀土尾矿催化CO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2.4.2 CO/NO对稀土尾矿催化CO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4.3 O_2 含量对稀土尾矿催化CO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2.4.4 CO_2/SO_2 对稀土尾矿催化CO脱硝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3 稀土尾矿中单体矿相模型的催化作用研究 | 第41-59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41-43页 |
3.1.1 实验装置与样品 | 第41-42页 |
3.1.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| 第42-43页 |
3.2 稀土尾矿中单体矿相的物理模型 | 第43-44页 |
3.3 单体矿相模型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44-51页 |
3.3.1 铁基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 | 第44-46页 |
3.3.2 铈基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 | 第46-48页 |
3.3.3 铁铈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 | 第48-50页 |
3.3.4 单体矿相模型的实验验证 | 第50-51页 |
3.4 单体矿相模型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研究 | 第51-57页 |
3.4.1 铁基氧化物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 | 第51-54页 |
3.4.2 铈基氧化物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 | 第54-55页 |
3.4.3 铈铁氧化物催化半焦还原NO的性能 | 第55-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4 稀土尾矿中连生体矿相模型的催化作用研究 | 第59-75页 |
4.1 稀土共生矿中各矿相的连生特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2 白云鄂博稀土共生矿的催化性能研究 | 第61-64页 |
4.2.1 白云鄂博共生矿中单体矿相的催化性能 | 第61-62页 |
4.2.2 白云鄂博共生矿中连生体矿相的催化性能 | 第62-64页 |
4.3 赤铁矿-氟碳铈矿连生体的催化脱硝性能研究 | 第64-67页 |
4.3.1 稀土尾矿中各矿物的磁选分离 | 第64-65页 |
4.3.2 各种磁选矿物的脱硝性能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3.3 各种磁选矿物的化学组分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赤铁矿-氟碳铈矿连生体模型的联合催化作用研究 | 第67-74页 |
4.4.1 稀土共生矿中赤铁矿-氟碳铈矿连生体的物理模型 | 第67页 |
4.4.2 负载氧化铈的铁基氧化物催化脱硝性能 | 第67-69页 |
4.4.3 赤铁矿-氟碳铈矿连生体物理模型的实验验证 | 第69页 |
4.4.4 负载氧化铈的铁基氧化物SEM分析 | 第69-70页 |
4.4.5 负载氧化铈的铁基氧化物Raman分析 | 第70-71页 |
4.4.6 负载氧化铈的铁基氧化物XPS分析 | 第71-7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稀土尾矿协同催化脱硝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75-102页 |
5.1 研究方法 | 第75-77页 |
5.1.1 实验装置与样品 | 第75-76页 |
5.1.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| 第76-77页 |
5.2 稀土矿物催化半焦脱硝的反应机理研究 | 第77-84页 |
5.2.1 单体矿物催化半焦脱硝的程序升温实验 | 第77-81页 |
5.2.2 连生体矿物催化半焦脱硝的程序升温实验 | 第81-84页 |
5.3 铈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半焦脱硝的反应机理研究 | 第84-89页 |
5.3.1 Fe_2O_3/CeO_2 催化半焦脱硝的程序升温实验 | 第84-87页 |
5.3.2 铈铁复合氧化物协同催化半焦脱硝的程序升温实验 | 第87-89页 |
5.4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结构表征与表面特征分析 | 第89-98页 |
5.4.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| 第89-90页 |
5.4.2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NO-TPD分析 | 第90-91页 |
5.4.3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分析 | 第91-92页 |
5.4.4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SEM分析 | 第92-93页 |
5.4.5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XRD分析 | 第93-94页 |
5.4.6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Raman分析 | 第94-95页 |
5.4.7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XPS分析 | 第95-97页 |
5.4.8 铈铁复合氧化物的表面特征分析 | 第97-98页 |
5.5 铈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半焦还原NO的协同作用分析 | 第98-101页 |
5.5.1 铈铁复合氧化物催化C还原NO的机理分析 | 第98-99页 |
5.5.2 铈铁复合氧化物催化CO还原脱硝的机理分析 | 第99-100页 |
5.5.3 铈铁复合氧化物催化C/CO还原NO的联合作用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2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112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