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目录 | |
中文摘要 | 第1-6
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
页 |
导论 | 第10-28
页 |
第一章 现代嬗变:呐喊 | 第28-48
页 |
第一节 乌合丛书与印刷文化 | 第28-32
页 |
第二节 隶宋替换与美术史潮 | 第32-34
页 |
第三节 汉字形体与民族精神 | 第34-40
页 |
第四节 书写顺序与简牍制度 | 第40-42
页 |
第五节 色彩体验与主题超越 | 第42-44
页 |
第六节 小结:艺术启蒙 | 第44-48
页 |
第二章 精神象征:野草 | 第48-67
页 |
第一节 建立语汇与意义象征 | 第49-53
页 |
第二节 抽象抒情与精神移入 | 第53-56
页 |
第三节 艺术文学相互作用圈 | 第56-60
页 |
第四节 对理念的图绘性显现 | 第60-63
页 |
第五节 小结:民族方向 | 第63-67
页 |
第三章 人的发现:卷葹 | 第67-87
页 |
第一节 人体艺术与中西文化 | 第68-76
页 |
第二节 儿童图画与现代情怀 | 第76-80
页 |
第三节 农民形状与时代变迁 | 第80-82
页 |
第四节 战士样态与民族解放 | 第82-84
页 |
第五节 小结:人民文艺 | 第84-87
页 |
结论: | 第87-92
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107
页 |
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07-108
页 |
致谢 | 第108 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