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4 页 |
Abstract | 第4-9 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 页 |
·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 页 |
· 研究背景 | 第9-10 页 |
· 研究意义 | 第10-11 页 |
·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1-12 页 |
· 研究方法 | 第11 页 |
· 研究内容 | 第11-12 页 |
·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| 第12-13 页 |
·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 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4-28 页 |
· 高职教育综述 | 第14-17 页 |
· 高职教育的内涵 | 第14 页 |
·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| 第14-15 页 |
·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 页 |
· 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| 第16-17 页 |
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| 第17-19 页 |
·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| 第17-18 页 |
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| 第18-19 页 |
· 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| 第19-21 页 |
· 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| 第19-20 页 |
· 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| 第20 页 |
· \”订单式\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| 第20-21 页 |
· 胜任力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21-24 页 |
· 胜任力的概念 | 第21-22 页 |
· 胜任力模型 | 第22-24 页 |
·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启示 | 第24 页 |
· 胜任力模型在高职教育中应用 | 第24-28 页 |
· 高职学生胜任力模型应用研究现状 | 第24-25 页 |
· 高职学生胜任力模型研究 | 第25-26 页 |
· 高职学生胜任力模型对高职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| 第26-28 页 |
第三章 XA动漫软件学院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8-35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概况 | 第28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8-33 页 |
· 动漫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 | 第28-30 页 |
·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规模快速发展 | 第30-31 页 |
· 动漫专业建设处于发展初期,办学模式不成熟 | 第31-32 页 |
· 政府政策支持,主管上级积极扶持 | 第32-33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| 第33-35 页 |
· 师资力量薄弱、专业教师不足 | 第33 页 |
· 办学理念滞后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| 第33 页 |
· 专业设置、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脱节 | 第33 页 |
· 动漫软件学院的办学竞争优势不明显 | 第33-35 页 |
第四章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| 第35-45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的总体发展思路 | 第35-37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的SWOT分析 | 第35-37 页 |
· 动漫软件学院总体发展思路选择 | 第37 页 |
· XA动漫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表现内容 | 第37-42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的教育理念 | 第37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| 第37-38 页 |
· 以\”订单式\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式进专业人才培养 | 第38-39 页 |
· 采用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| 第39-42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| 第42-45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| 第42-43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| 第43-45 页 |
第五章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| 第45-56 页 |
· 统一认识、转变教职工职教理念 | 第45 页 |
· 动漫软件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| 第45-52 页 |
·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社会需求调研 | 第45-46 页 |
·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胜任力模型 | 第46-48 页 |
·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计划 | 第48-49 页 |
·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| 第49-51 页 |
· 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与反馈 | 第51-52 页 |
· 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中职业素质培养 | 第52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| 第52-54 页 |
· 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 | 第53 页 |
· 以合作企业提供的人才\”订单\”模型组织教学 | 第53 页 |
· 校企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| 第53-54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仍需解决的问题 | 第54-56 页 |
· XA动漫软件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| 第54 页 |
· 传统学生培养体系和\”订单式\”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问题 | 第54-55 页 |
· 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和\”订单\”企业的矛盾问题 | 第55-56 页 |
结论 | 第56-57 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 页 |
附录 | 第59-62 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2-63 页 |
致谢 | 第63-64 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