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目录 | |
论文创新点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4页 |
绪论 | 第14-26页 |
一、中国立法后评估制度向何处去 | 第14-20页 |
二、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| 第20-26页 |
第一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基础理论 | 第26-47页 |
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26-32页 |
一、民主立法理论 | 第27-28页 |
二、法律实效理论 | 第28-29页 |
三、政策评估理论 | 第29-30页 |
四、成本收益理论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相关概念 | 第32-36页 |
一、立法后评估制度概念的界定 | 第32-33页 |
二、立法后评估和立法前评估 | 第33-34页 |
三、立法后评估和立法规划 | 第34-35页 |
四、立法后评估与立法监督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原则 | 第36-38页 |
一、客观公正原则 | 第36-37页 |
二、公开透明原则 | 第37页 |
三、民主参与原则 | 第37-38页 |
四、科学时效原则 | 第38页 |
第四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功能 | 第38-47页 |
一、提高立法质量 | 第38-43页 |
二、提高执法水平 | 第43-44页 |
三、提高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| 第44-45页 |
四、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 | 第45-47页 |
第二章 立法后评估的主体、范围和内容 | 第47-70页 |
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的主体 | 第47-61页 |
一、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种类 | 第47-48页 |
二、确定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 | 第48-51页 |
三、立法后评估的实施主体 | 第51-54页 |
四、第三方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建构 | 第54-61页 |
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的范围 | 第61-66页 |
一、各地确定立法后评估范围的实践经验 | 第61-63页 |
二、确定立法后评估范围的基本原则 | 第63-66页 |
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的内容 | 第66-70页 |
一、全面评估与部分评估 | 第67-68页 |
二、法律制度本身的评估与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 | 第68-70页 |
第三章 立法后评估标准和指标 | 第70-84页 |
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标准 | 第70-73页 |
一、合法性 | 第71页 |
二、合理性 | 第71-72页 |
三、执行性 | 第72-73页 |
四、实效性 | 第73页 |
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| 第73-84页 |
一、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| 第74-75页 |
二、建立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75-76页 |
三、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| 第76-79页 |
四、立法后评估各级指标的设置和权重 | 第79-84页 |
第四章 立法后评估的方法 | 第84-98页 |
第一节 法学评估方法 | 第84-90页 |
一、价值评价方法 | 第85-86页 |
二、实证分析方法 | 第86-88页 |
三、技术分析方法 | 第88-90页 |
第二节 社会学评估方法 | 第90-94页 |
一、调查样本的选取 | 第90-91页 |
二、问卷调查法 | 第91-93页 |
三、访谈调查法 | 第93-94页 |
第三节 经济学评估方法 | 第94-98页 |
一、效益—成本分析法 | 第94-95页 |
二、成本—效果分析法 | 第95-96页 |
三、其他经济学评估方法 | 第96-98页 |
第五章 立法后评估程序 | 第98-129页 |
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的启动和准备 | 第101-111页 |
一、评估对象的选择 | 第101-103页 |
二、评估主体的确定 | 第103-106页 |
三、评估程序的启动时间 | 第106-107页 |
四、评估方案的确定 | 第107-111页 |
第二节 评估方案的实施 | 第111-116页 |
一、评估信息的收集 | 第111-113页 |
二、评估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| 第113-114页 |
三、形成评估结论、撰写评估报告 | 第114-115页 |
四、评估报告的公布 | 第115-116页 |
第三节 评估报告的回应 | 第116-129页 |
一、何谓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 | 第116-120页 |
三、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路径 | 第120-122页 |
四、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主体 | 第122-124页 |
五、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方式与内容 | 第124-126页 |
六、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监控 | 第126-129页 |
第六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个案分析 | 第129-132页 |
第一节 开展立法后评估的背景和评估主体 | 第129页 |
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的内容 | 第129-130页 |
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的方法 | 第130页 |
第四节 对《规定》实施效果的总体性评价 | 第130-131页 |
第五节 立法建议 | 第131-132页 |
第六节 探讨广州市立法后评估的个案分析 | 第132-134页 |
结语 | 第13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3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